通知公告

“心灵自由与音乐教育”—即兴音乐主题系列活动

作者:admin    日期:2011-03-31    点击:
迎接2010年第29届世界教育大会在中国召开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办 “心灵自由与音乐教育”—即兴音乐主题系列活动 为迎2010年8月1日在中国北京举办第29届世界教育大会,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

迎接2010年第29届世界教育大会在中国召开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办

“心灵自由与音乐教育”—即兴音乐主题系列活动

为迎201081日在中国北京举办第29届世界教育大会,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于2010424日至59日特别举办了“心灵自由与音乐教育—即兴音乐主题系列活动”。

此次系列活动内容包括:

1、《赵晓生教授钢琴大师班教学与独奏音乐会及学术讲座》

2、《杰出校友赵洪啸葫芦丝陶笛专题独奏音乐会及讲座》;

3、《印度尼西亚泗水国立大学民间歌舞表演》;

4、《研究生朱骏“your story”主题原创歌曲钢琴即兴伴奏演唱会》;

5、《研究生华良经典游戏音乐主题——即兴创作与演奏音乐会》;

6《华中师大音乐学院首届桂子山即兴音乐表演大赛》。

系列活动总策划: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臧艺兵教授致辞:

本次“心灵自由与音乐教育”即兴音乐系列活动的宗旨:

音乐之所以带给人快乐与幸福,首先是因为它带给我们个体心灵的愉悦和自由,因此我们每一个人在音乐面前享有同等的眷爱和尊严。从远古到今天,人类音乐总是体现着我们心灵深处的自发表达和自由感受。人类生存环境和生命样态的不同,也产生着不同的音乐,正是如此,人类的才会呈现出色彩斑斓,千姿百态音乐声响……这就是人类的音乐历史告诉我们的一个基本事实。

但是愈是接近当今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政治、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文化所传达出的时代情绪,似乎更多地表现为人们的心灵与现代文明冲突的某些特征:极端商业化、职业化、专业化、权威化等,影响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影响到人类的音乐,音乐的去个性化倾向,极端社会化和过度技术化倾向正以各种方式,全面渗透进人类的音乐世界,为一切的热爱音乐的心灵附强加上数不清的堂当而皇之的心理负担和行为无奈。表面看起来普通人学习音乐的机会似乎大大增加,学习音乐的条件在大大改善,但实质上,音乐带给人的亲切感,轻松感,幻想感,自由感,神圣感,回归感,人类心灵真正享受音乐的时刻却在每每减少,人们借助音乐抒发心灵的思想情感,自然地流淌,畅快的释放,健康的宣泄,即兴的歌唱,这种兴致、冲动、机会,似乎是越来越离我们远去……

甚至,人类的音乐教育也变成了一柄令人爱恨交织的双刃剑。

自远古以来,人类即兴地创造音乐,就是随一切宇宙中的天然法则,随心、随性、随情、随缘自由地演奏和演唱……,即兴音乐不是为了即兴而即兴,为了自由而自由,而是依据个体生命的实际状态和心灵需要而决定当时的即时情景和音乐的样态。

除非我的生活真的是不自由,现代的音乐刚好地表达了我们心灵的真相,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必须面对。

如果不幸是这样,我们必须借助音乐拯救我们的生活,还自由于我们心灵,还音乐于我们无拘无束的生命中,还音乐于人的即时即刻的表达中,还心灵自由于音乐教育之中,还精神平等与尊重于一切音乐活动之中。还幸福与解放于一切音乐文化之中。

我们期望音乐学院的师生们从民间歌手和民间器乐家那里体悟到更多人与音乐的纯真而朴实的关系。我们无法对每场音乐的结果预先想像,但我们却有理由对他们临场时分身心沉醉音乐的美妙过程产生期待。

这就是本期即兴音乐与音乐教育主题系列活动的由衷愿望。

系列活动之一

——《赵晓声教授钢琴大师班教学与独奏音乐会及学术讲座< 音乐与诗词>

开启本次系列活动序幕的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即兴音乐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上海音乐学院赵晓声教授来我院举行的钢琴教学、演奏及学术讲座的综合艺术实践活动。先生的整个艺术活动过程精彩纷呈,真正展示了他作为中国哲学与西方音乐的完美融合和至真至美的最高境界。他的钢琴大师班体现的是陶行知“知行合一”的教育观,在对每位同学的钢琴教学和示范中,都强调了“学音乐而不是学乐器”、“想演奏好乐曲,就要先搞清楚作曲家的意图和创作的背景”、“想要感动别人,首先感动自己”;随后在他的肖邦夜曲的专题独奏音乐会上,老师作为钢琴演奏家的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再次给我们展示了一个随心所欲、信手拈来的演奏风采,达到了正像他《钢琴演奏之道》中提倡的“琴人合一”的巅峰境界,同时也带给我们一种心灵上的解脱和自由的感受;最后在他的《音乐与诗词》的讲座中又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的师生讲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如何进行融合的问题,并用中国诗词的形式绝妙地阐释了西方多位音乐大师的风格特征,对于我们以中国“意象”的哲学美学背景来理解西方的音乐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启迪,“诗乐合一成为他本次讲座的核心特征,也带给了我们关于多元音乐文化交流和音乐与心灵的融合的更多思考。

系列活动之二

——《杰出校友赵洪啸葫芦丝陶笛专题独奏音乐会及基础音乐教育展示讲座》

本次活动邀请了我国著名音乐人,洪啸音乐教育站站长,杰出音乐活动家,著名乐器发明家,中国著名葫芦丝演奏家(连续四届中国葫芦丝全国大赛金奖获得者)赵洪啸老师为我们举行了葫芦丝陶笛独奏音乐会。该音乐会以原创乐器、原创作品、原创演奏为特色,集中展示了我院杰出的校友赵洪啸精湛的葫芦丝作曲及演奏艺术,以及作为乐器发明家的赵洪啸多年来发明的各种乐器的丰富的表现力,整台音乐会主要有赵洪啸演奏,其中大部分作品为赵老师的原创作品和全国获奖作品。特别值得说明的是赵洪啸作为杰出的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所积累的极富魅力的中国民族音乐的传达方式,让所有观摩音乐会的人们从音乐中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快乐和享受,为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和高等音乐教育注入了一股清新风气。“小乐器、大风范”是我们听完后的一个总体的印象,整场音乐会几乎没有伴奏,只是他的葫芦丝和陶笛的独奏,然而在偌大的一个音乐厅里却并没有让我们感到单调和乏味,这也是我们会后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在一个以好大喜功、追求规模的时代,一切以西方多声的思维为主导的时代,赵洪啸的演奏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博得大家的认可?”答案就是“小乐器、大世界“。乐器虽小,但是赵洪啸自己设计制作,是他采集天地自然的物质制作,毛竹、木头、陶土、塑料瓶、自己的双手合捏起来也是乐器……而最令他自己得意的则是携带方便、漂亮美观,深的中小学生喜欢的陶笛。小小的陶笛被赵洪啸设计成各种可爱的造型,甚至是动物、蔬菜样子等等。那些看上去似乎不起眼的小物件却能演绎出如此宽广的动听的让人陶醉的音乐,令人称奇。无论是开场的葫芦丝独奏曲《欢乐的泼水节》,还是巴乌、陶笛等独奏曲,让人们听得如痴如醉。特别是曾斩获全国金奖的葫芦丝独奏曲《风叶之恋》与《野狼》两首作品,则及其生动表现了“人与自然、生命对生与死的沉思”的主题,赵洪啸的演奏不仅是他自己也让全场的观众完全沉醉在人与自然的心灵对话之中。

系列活动之三

——印度尼西亚泗水国立大学印度尼西亚即兴歌舞专场表演》

此次活动校方还邀请印尼泗水大学的艺术团来我院演出了印尼各地的原生态的歌舞。其中有源于东爪哇的孔雀舞、外南梦的甘德龙舞和哈德拉舞、印尼孙达族的布鲁斯花舞、巴厘岛的天堂鸟舞等等,舞蹈风格各异、音乐古朴原始,属于真正的即兴音乐舞蹈形式的完美演绎和展现。该音乐歌舞晚会真正体现了一种古老原始的异域风情,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我们平时很难亲眼所见、亲身亲历的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古朴的艺术活动形式。一支支充满印尼民族风情的舞蹈,多以头部、颈部、胯部的灵活运用来表现,并且赤脚舞蹈,整个表演过程让我们明显的感觉到了印方舞蹈服饰的闪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舞蹈中所佩戴的头饰,成为全场的一个亮点。晚会现场不断升温。我校音乐学院的学生也分别表演了傣族以及维族的舞蹈,展示了我国的民族特点以及文化。整场晚会精彩纷呈,中国风与印尼风不断交换,一幅幅多样的文明与自然,音乐与舞蹈,肤色与服饰的丰富烂漫的画卷令人目不暇接。

晚会最后一个节目阿波得舞,由印尼国立泗水大学参加此次表演的全部同学们演出的一出大型民族情节歌舞,他们演奏的乐器为昂格隆、哈德拉、咚咚,这些都是印尼的传统乐器,舞蹈表演幽默风趣,故事质朴而富有意味,其优美的歌舞与日常生活的完美交融,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至此晚会落下帷幕。

最后,印尼国立泗水大学校长与我校校长互换礼物,印尼国立泗水大学将本次用于演出的民族乐器全部赠送给我校音乐学院。我校副校长李向农也代表学校和音乐学院赠送了礼物。

这场舞蹈交流晚会代表着我校与印尼国立泗水大学举行了友好的合作,我校孔子学院也即将在印尼国立泗水大学建立起来,两个国家、两所大学、两种文化将在孔子学院的筹建和发展中实现两种民族精神文化的交流。

系列活动之四——

《朱俊“your story”主题原创歌曲钢琴即兴伴奏演唱会》

本院09级研究生朱俊同学自己作词作曲创作的通俗歌曲并且用钢琴进行即兴伴奏和演唱的音乐会,音乐会由朱俊演奏的钢琴独奏《Intro》作为开场,优美的旋律瞬间讲观众的心凝结,屏息欣赏。今晚,朱俊共给大家带来了10首自己作词作曲的作品。有《月光》、《你的故事》、《依依不舍》、《几十年以后》、《爱的翅膀》、《珍惜》等等。其中,《几十年以后》与《爱的翅膀》是由朱俊与主持人舒研耕对唱的情歌,据朱俊讲解,得知他所做的曲子都是对生活、对感情的理解,每首歌都有一个故事,故事的内容都和朋友、生活有关,是最直白的情感的表达。除此之外朱俊还翻唱了原唱梁静茹的《可惜不是你》。下半场朱俊又为大家弹唱了流行歌曲串烧:《稻香》、《知足》、《KISS GOODBYE》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台下的观众也情不自禁的随着伴奏一起唱着。整个音乐会像是一个巨大的KTV,观众情绪高涨,台下一片欢呼声。在观众朋友们的强烈要求下,朱俊又为大家送上了很久以前创作的新世纪钢琴曲《天使花园》。

系列活动之五

——华良《经典游戏音乐主题----即兴创作与演奏音乐会

该音乐会系国内首创,以经典游戏音乐为主题,融合音乐创作与即兴演奏,展现创作者、表演者与听赏者之间现场互动的综合音乐会。音乐会以经典游戏主题交叉组合、音乐风格分类表现、表演形式综合多样,并运用视频、音响、灯光、布景以及现场互动等多种手段,表现创作者在特定环境中的即时性音乐创造与表演的非凡创造力和无穷魅力。
该音乐会的音乐创作、制作及即兴表演者华良,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现为该院硕士研究生。他极具即兴音乐创作与演奏天赋,音乐作品糅和了钢琴音乐、交响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电子音乐、打击乐以及西方各种音乐元素,他的综合音乐创作与演奏能力曾得到很多专家及学者广泛的认可与高度的评价。该音乐会的总策划兼艺术指导刘畅老师,是毕业于美国迈阿密大学的音乐教育学博士,她将现代音乐教育理论,付诸于具体的音乐实践中,极富创造性地构思和指导了这台音乐会。音乐会以一首活泼轻快的《跑跑卡丁车》主题音乐拉开了帷幕,该作品将游戏中的油门声、鸣笛声与现场钢琴演奏相结合,给人以轻松俏皮之感。随即,华良又将音乐节奏和战车速度完美结合演绎了游戏《赤色要塞》中的音乐,并运用现代音乐元素改编描绘了《仙剑奇侠传》中古代唯美的爱情故事。此外,他还将《魔兽世界》的主题音乐用古典的意韵和高超的琴技来诠释。音乐会中华良还将农场偷菜、摘菜的动作和鼠标点击的节奏等元素结合即兴创作了《QQ农场》背景音乐,深受观众们的喜爱。之后,华良以高超的钢琴技艺演绎了《劲舞团》动感欢快的游戏主题音乐。

系列活动之六:

——华中师范大学即兴音乐表演大赛

由音乐学院举办的“音乐学院即兴音乐表演大赛”在510日举行。大赛分2个部分进行:一个是选手准备的曲目:完全根据同学们自己兴趣选择音乐进行个人化的演绎,可以用声乐器乐舞蹈等任何形式。第二个是选手现场抽题,按照指定的意境标题和范围进行即兴创作演奏,这在全国的高等师范院校的比赛中尚属首创。这种形式极大地激发了音乐专业同学们的想象力和艺术创作的空间,尽管他们的表演技术还不是那么娴熟,但是他们的创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引来了场内参与者的阵阵掌声。使比赛高潮迭起,虽然按照传统音乐会的标准,有些同学们的音乐演绎还算不上“完善”,但是他们在即兴创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灵自由的状态,不断闪烁的灵感光芒,已经完全展现了他们无论是作为未来的音乐教育家或演奏家,还是一个普通喜好音乐者的最真实最自然的一面,比赛终了,钢琴老师朱力、涂波还上台为同学们做了即兴演奏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为本次系列活动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正如音乐学院院长臧艺兵教授所介绍:我们院之所以要花费那么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开展即兴音乐表演大赛这场赛事,是想在学生中发现学生身上的更多的音乐创造元素。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寻找的不只是优美的歌喉或是精湛的演奏技巧,而是一颗灵活,可洞察新的音乐表演、创作形式的心。我们希望能通过比赛,让更多的学生找到展示自己即兴表演才能的平台。 在比赛过程中,每组选手分别要接受预先准备节目表演即兴抽题表演的双重考验。在节目表演环节,各位参赛选手真所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来自08级的1号参赛小组皇家乐队奏响摇滚版卡农,咏唱青春年少渴望《Flying》的激情;而由07级选送的2号参赛小组所带来的女生四重唱《树之恋》则显得更加柔美凄清。当忧伤的音符从琴弦上飘散,四位身着白衣的少女低声吟唱,那熟悉的橄榄树又一次在耳边回响开来;大学过四年,酸甜苦辣咸,《琴房那些事》说也说不完。08级选送的3号参赛队将大学四年的时光浓缩于分秒之间,精彩的音乐小品剧表演赢得了台下同学的阵阵掌声。在后来的即兴抽题表演环节中,虽然给每组选手准备时间并不充裕,但选手们依旧做到临危不乱,灵活应对,亮点层出不穷:放声唱响《哈巴涅啦》《阿里郎》,异域风情2号参赛队姑娘们的歌声、舞步中,体现的淋漓尽致;3号参赛队让贝多芬的古典音乐代表作《春》与久石让的现代电影音乐代表作《summer》在舞台上完美的结合,描绘出一幅缤纷四季的音乐画卷;在6号参赛小组的即兴表演环节里,来自09级的裴洋同学在黑白键上即兴创作冬日恋歌,音乐情深意切。

比赛结束后, 师生们余兴未减,同学们有将担任即兴伴奏课程谭述晔老师簇拥到舞台上,谭老师以一个母亲的身份,用钢琴的即兴弹奏,讲述了她与自己孩子的情感交流的感人故事……

一曲终了,师生们沉浸在浓浓的音乐与日常生活情感的融和氛围之中,体验着很少在日常课堂中能够体验到的音乐感受,久久不愿离去……

撰稿人:臧艺兵 辑:王伟 08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