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新闻

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专业学术交流座谈会顺利召开

作者:admin    日期:2014-04-10    点击:
2013年12月11日晚,应华中师范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音乐学院及研究生会邀请,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任蓉、李娓娓、王颖三位教授莅临音乐学院,围绕两岸高校声乐、钢琴教学差异,“世华声乐大赛”和台师大音乐系内部构成...
20131211日晚,应华中师范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音乐学院及研究生会邀请,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任蓉、李娓娓、王颖三位教授莅临音乐学院,围绕两岸高校声乐、钢琴教学差异,世华声乐大赛和台师大音乐系内部构成三大问题,在大会议室面对全院师生开展专业交流座谈会。

座谈会开始,臧艺兵院长在欢迎致辞中表示,作为我校与台湾高校在音乐领域方面,特别是声乐、钢琴专业的第一次正式交流,音乐学院感谢远道而来的三位资深教授的光临,并向台下师生简要介绍受邀教授生平。
随后,任蓉教授首先就中国境内最大规模华人声乐比赛世华声乐大赛做详细介绍。她在讲话中表示,世华声乐大赛由1997年创办至今已经历七届,每34年,意中文化协会便会组织大赛组委会面向全球,特别是亚洲地区音乐专业高校征集优秀声乐表演人才,经过大赛组委会初选,齐聚一堂开展为其10天的声乐研讨、交流和比赛活动。

世华声乐大赛组委会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发现华人歌唱新人才,力争与世界声大赛接轨为目标,为每一届大赛优胜选手提供包括赴欧美进修学习、舞台演出,甚至与国际音乐大家,如多明戈、谭盾等合作的宝贵机会,任教授向在座师生宣传:2014年即将到来的第八届世华声乐大赛的舞台上,我们非常希望能看到来自武汉地区艺术高校,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参赛选手。我们期待看到的,是随时能站上舞台表演的、成熟的歌手,无论你是学生或者老师,原则上只要未满41岁,都可以参与。而且每一届比赛除了常设的优胜奖外,还会额外设置8个新秀奖,以表彰年轻的歌唱界新人。参加这样的国际大赛,最大的收获不是多么高的荣誉,而是引导参赛者,通过观摩不同风格、不同国别声乐演唱方式,认识到自己该怎样去歌唱,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亚洲音乐。在之后的听众答疑环节,当在场学生问到在当今声乐唱法多元化的大环境下,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唱法问题时,任教授认为,声乐业界人士不能只接受某一种对声乐的定义,人类声音的可塑性是极强的,应该跟着相应的作品走,并推荐学生去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美声唱法与艺术的歌唱》进行后期学习。
座谈会进行到第二板块,王颖教授上台对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的在台湾境内的权威做出肯定:从民国38年建校以来,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收到日本、欧洲、美国音乐教学理念的熏陶,逐渐发展壮大,可以说是台湾境内的中央音乐学院。而我现在工作的另一所高校,真理大学音乐系,相较于台师大,是年轻了许多的。但是,两所高校在建设过程中,有一些地方是互相借鉴的,例如音乐系会特设行政管理处,负责音乐系师生在经纪人管理范围内的工作,尽可能包装人才向舞台表演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学校也意识到,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表演艺术家,另设专门教学组,主攻学生音乐教学方向的培养。对于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表演人才教学人才并举的理念,在场音乐学院教师纷纷表示与师范类院校人才培养现状非常贴合。
座谈会进行到最后,李娓娓教授讲述了自己在台湾开设第一个音乐类网络通视课程的故事。近20年过去,李教授的音乐鉴赏课堂通过网络数字媒体平台的传播,以每学期400人全勤的上座率,为全台湾热爱音乐的普通人提供了学习专业音乐知识的平台。网络教学非常便利,可以节省很多的人力与物力,只要你喜欢音乐,想要了解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钢琴、歌剧、西洋管弦乐,都可以通过网络选课来听这样的一堂公共课。在课堂上,我教学的目的是引导非专业人士走到音乐厅,欣赏高雅音乐,我会要求每一位选上课的同学,每个学期至少走进音乐厅,听两场专业的音乐会。现在华中师范大学与台湾师范大学正在搭建网络数字平台,引进音乐鉴赏数字公共课堂:一旦平台搭建起来,这将是跨越海峡两岸的音乐课堂,希望华师的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喜欢这堂课。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演唱家或者演奏家,音乐的天赋、后天的努力、难得的机缘、后天的支持,都是不可或缺。梦想和现实虽然有距离,但无论你将是站在舞台,还是站在讲台,都希望同学们拥有自己的精彩,祝福!交流会结束后,全体与会教师献上衷心祝福,并上台留影。